2012年9月1日 星期六

[life] 七月半應景的傳說?!


前後這為期一週的時間,來自瀋陽音樂院的兩位老師抵台跟我學習行進樂的指導與技術
所以雖然樂府還沒開始本季,這幾天我還是必須出現在中正紀念堂

就在下午用完餐後回到大廟,大雨持續地又大又急
加上戲劇院下午有演出,那邊的駐警要我們可以到音樂廳練習
所以理所當然我們就「乖乖地」也放心地移往音樂廳囉

可是才沒多久時間,一個保全就走過來了
當時我鼓棒正在敲地上的石地板
他越走越近,嘴上還邊說:「為什麼敲地板呢,地板跟你有仇嗎?」
我想他當然知道我在幹嘛,但這種語氣真的很令人倒彈
我就回他:「我敲地板也不是因為我氣它啊,在練習罷了.....」
接著他說:「要打的話也打在鼓上嘛.......」
沒十秒鐘後,「噢不對,這裡也是禁止打『鼓』的喔!」
「什麼?!連『鼓』都這麼明確指定出來」
我邊回答心想分明也太針對了吧,這是「樂府禁令」嗎?
今天迴廊咖啡這狠角色都還沒營業耶
然後恐怖的是他接著說:
「對啊,我聽說以前就是因為有次在這裡打鼓,結果太大聲把我們玻璃門給震破了!」

!!!!!!!!!
這是我本世紀以來聽到最恐怖的「傳說」了.....而且今天是七月半!!!!


我接著直接問他:「你有親眼見到嗎,怎麼可能?我在這裡練十幾年了,哪來這種事?!」
沒想到他還更專業地說:「你不懂物理嗎?那個聲波能量當然有可能震破它啊!」
「對!如果那個能量大到如此能震破這麼厚重的玻璃,我想所有路人的耳膜也全破啦!」我只好這樣回答
結果他心裡大概也覺得恍然大悟,便啞口地卻又往前兩步走向旗隊
「這裡不能練槍,會把我們地板敲壞......」
此時,我只能說我投降了、沒力了
便請他們先休息一下


我有兩點很大的感觸

1.中正紀念堂真的很重視樂府,許多來來去去流動的保全人員之間,對於新手的「教育訓練」我想一定都會提到對於管理我們的注意事項,但每次所用的理由都不一樣,非常惱人也就算了,特別為了禁止還編造這種莫須有的「傳說」,實在令我非常心寒又失望透頂,真是無所不用其極

2.大陸友人來台,當然知道中正紀念堂是個景點,特別走到今名「自由廣場」的牌樓邊,總會好奇興奮地大聲朗誦一遍,只是今天,我只能跟他們說:「你們有學校資源,還是個大學,是樂府非常非常羨慕的,要好好珍惜與發展,我們只能在一點都不自由的自由廣場被趕來趕去.....!」

3.文化是什麼?藝術是什麼?自由又是什麼?在不真的談論這麼大的話題之前,不曉得大家有沒有注意到現在的大廟比十年前的排水功能變得更差?只要一下與就會積到一定高度的水,而且多日不退?既然這麼保護這場地,為什麼讓整個園區的民眾、觀光客雖然頭上撐傘,腳下卻沒路走,怎麼走怎麼踩在高積水中,鞋襪真的不濕都不行。樂府表演不打領結、不穿西裝,又大聲,或許在兩廳院眼中很不入流,但要講格調前,這種會有多種類、背景人口走動的地方,實在太鄙陋了吧.......



2012年8月13日 星期一

[diversity] 年輕人被操的同時,有伺機成長像個真正工作人嗎?


最近偶有看到部分朋友轉貼「年輕人不是用來操的」的文章(原文 http://tw.news.yahoo.com/年輕人不是用來操的.html),似乎引起一些共鳴。

我超級認同因時代變遷,世界競爭,有一種扭曲的「廉價化」趨勢,使得一個例子就是反應在普遍公司毛利低或員工待遇低的現象。

只是在讀完作者的描述後,並與身邊實際觀察對照,我所感受到的卻是「那麼年輕人本身的能力又在哪裡呢?」
(能力、口條、臨場反應、心態.........,而且作者似乎也是有藉此為女兒抱屈的意味,但開頭就是「這些年我常常接到一些莫名其妙的電話」,標題與後面論點的連貫性似乎有待商榷)

我們常說「不可被替代性」。如果只是一般行政文書工作或服務業(流動率、打工性質比例最高的類型之一),「不可被替代性」相對就不高,重要性與升遷機會自然也因此降低;業務工作類的則是由自己打拼,有多少知識、能力、反應,就得到多少報酬,但業務工作卻是絕大部分年輕人避之惟恐不及的;出國唸書的文憑迷思,如果回國實際上找工作也是碰壁,那麼可見「留學」不是最重點,對老闆來講或許 文憑 不等於 能力 進而不等於 公司利潤 吧?!

我所看到年輕人若發展得不夠好多所缺乏的是,「(機智)反應」、「策略(目標)」與「沒耐性」。「反應」可以在職場上為自己創造機會,包含自己的「反應」是否增進了人際關係,是大家喜愛的同事,包含是否總有能力看出問題點為麻煩的 case 解套,但同時可以適度地分享這個功勞給團隊或主管但不是卑微奉承....等,進而累積「credits」;「策略」代表自己的進度表,在 A公司的價值成長要如何安排與時俱進,若不是這樣的進度,那麼是該檢討或趕緊換跑道,那也可以是一切進度都有照進度前進,這時籌碼逆勢在自己手上,可以決定要留在 A公司深耕或 轉升 B公司,所謂「跳槽」或「挖角」;最後「沒耐性」,也就是對該有的付出認知不良,反應在所設定認為該有回饋的時間其實太短,或者誤以為已付出的太多,同時不懂得善用時間邊增加自己的「能力(不一定只是國英數理...這種),能力,是很廣泛的」,結果就是「時間流逝,果然真的是很『被動』...在等」。

最後,我還是不否認這世代環境的價值觀使得工作人口長期都處於黑暗期,不過在相同條件下,不也看得到有成就的例子,「八二法則」我想是有其道理的,就像「常態分布/大數法則」亦同,一般安逸的人多,很積極拼命的少,而一個公司 80% 的獲利,可能只來自於 20%員工的貢獻。

所以下次感嘆「懷才不遇」時,不見得是老闆變態地要操自己,而是自己心中的理想可能僅是個「空洞大夢」,自己也講不出所以然,或也有可能是上述三個盲點。試著以不同想法做個檢視,「要得到不同結果,就從走不同的新路線開始」!



2012年6月27日 星期三

[life] God know, me know


奮鬥的是辛苦的
幫助人也是辛苦的
辛苦不在奮鬥的累,在於如何供給自己不斷的信念與動力
助人辛苦也不在行為上的累,在於等待對方相信這個幫助的過程

一天當中面對多元不同族群
要講許多話,給予明顯、隱性都有的影響
一樣米養百種人,因此反應也是差異極大的
是挑戰、有趣,也是磨難、危險

哈哈,我總是覺得 "Paradox" 跟我很有緣
也很寫實!



2012年4月24日 星期二

[marching music] 變動當中


一轉眼,出發前往上海就是這一週的事了
若無團隊(雖然背後可能是角色得兼任的窘境),大家上下一心
我無法想像這一季的發展,或是整段樂府的發展

最近天氣真的變動非常大
對於一個在台灣的行進樂團是非常非常困擾的
先不談場地借不借得到這個方向,台灣甚至是缺乏適當設施的地方
政府對於民眾活動空間,對運動的重視必須得承認並無想法與遠見
要嘛是閒置的普段水準場地,大小巨蛋也只是商業出發點的產物

但不僅天氣的變動,許多樂旗環境上的變遷也都在這一年度中發生
其實有些憂心,那麼就必須更加努力
因為昨天歸昨天,明天依然是明天
樂府不也在多事之秋中完成了「西城故事」
人一樣少,曲目與隊形量卻是近年之多
讚賞這群年輕人之餘,也多了份感動之意
關於「勇敢追求」這件事...........



上海回來,別忘了 5/12 有個回國後的演出

producer: Paradox

2012年3月19日 星期一

[marching music] 噢耶,陽光



樂府為了上海活動的團練進行得緊鑼密鼓
但是過去幾個月不知為何下雨的頻率之高真是歷年之冠
團練受阻,人也提不起勁
在安排週六日都有加練的上週,難得的陽光終於來報到
超享受!!!
也利用兩天的時間練完了 25張圖,配了些音樂!







































2012年3月6日 星期二

[marching music] the past week I've been thru II



開啟上週精采旅程的序幕是 228 連假的團練
一天在屏東,兩天在台中,都是為了即將到來的比賽
舟車勞頓間,我明白比賽之於學生的重要性
在台灣,行進樂比賽是一件沒有權利選擇的事情
就這麼一百零一個「全國學生音樂比賽」中的「室外行進樂隊」分類
學校需要聲望與「業績」
而學生是一半一半的角色
一半,成為校方棋子打手
部分學校總想用比賽成績來判斷有沒有「效益」,但平時不見得支持
一半,是學生的夢想
用自己的選擇、喜愛的專長,在集中的場合裡競賽
付出、合作、拿下榮譽
這些是教科書裡的教材,也是在明定要培養的品德之列
但部分師長可能自己都不是實踐者
因此,只要選擇要出場就一定要努力
但出於莫名、不理性的變數太多
事前對學生心理建設也很重要,這樣才能使他們健康走下去
不論成績好壞,都達到了參加樂旗隊的重要目的與精神!!!


228 晚上十一點回到家
有些疲累但習慣性還是要多做些工作以避免往後的行程「失控」時反應不及
回覆了一些 email 與文件撰寫
結果一轉眼又凌晨一點多了才能去盥洗
如果隔天並沒有較急的工作或許沒差,還可以睡六至七小時
但團練三連戰後緊接著的是 System Blue 的 master class,在桃園新興高中
所以我想頂多就睡五個多小時吧
(其實我母親就住桃園,本來可以地利之便的 @@)
一早也還要接樂府教練團們一起前往


抵達新興,就看到在操場上練習的學生
約莫九點可以在校園中練習
即便是賽前,心中仍有譜這應該是個支持樂旗隊的學校

進入了設備相當不錯的會議廳,大約只有三十~四十位包含各年齡層的聽眾
雖然不意外,心理反射動作還是訝異了一下
我往講台方向望去
本來想先打個招呼,但看來四位 staff 都在交談或準備中
後來反而在座位我東西還沒完全放好之際
就瞄到這次的老大 Patrick Seidling 筆直往我這兒走來
沒想到讓他主動過來 say hello 了
「Paradox?」接著短短的幾分鐘就聊開了,也介紹了樂府的幾位教練

首先開場播放了 BD 去年的 show,然後進入課程
擔任翻譯的是一位我認為有到 English major 程度的女生(不管她是不是真的有語言學歷啦)
而且有管樂長笛的背景
只是隔行如隔山
雖然都是管樂團,但文化與技術知識真的有相當的差距
這兩天翻譯中有不少地方「翻譯」本身成了敗筆
意義不清或甚至翻譯錯誤的屢見不鮮,非常可惜
不過還是得感謝她的辛苦,服務了絕大多數的參與老師、學生


自從知道有這個講座
我明白參與的話,拓展人際的意義會實際大過關於技術上的收穫學習
果不其然這兩天的內容早已是多年經驗中所累積下來的
也都一直應用於樂府 drum corps 的練習中
這個「經驗」絕對當然包括去 DCI 巡迴比賽、認識更多人際所致
彷彿是個真理,「行遠必自邇,登高必自卑」
沒有開始的那一天,一點一滴,怎麼會有成長的感覺
因此真的 Blue Devils 並不會是唯一
還有非常優秀的個人與團隊可以去認識,很多故事去了解


講座中與 staff 們互動頻繁很有趣
Patrick 之所以會擔任目前 System Blue 的經理人
是因為他的資歷相當豐富,團員、以及許多隊伍的團長
而樂府目前銅管教練賴易承(志朋)於 2009年所參與的 DCI 隊伍 Madison Scouts
正好也是 Patrick 的「根」---他年輕時代所參與的 DCI member corps,也當過助理團長
所以兩人見面格外親切
還有樂府的旗隊教練林怡萱也參與過 2008年 Santa Clara Vanguard
正好與 Jesse 相同,也是有聊不完的趣事
呼應上段「BD 不是唯一」的意義
Jesse 是個不折不扣的 Santa Clara Vanguard 人
因為在 aged out 前,他的選擇都是在 SCV 裡
直到被邀來當 BD 的 staff
那麼,技術這件事究竟是該只看「隊名」,或是「個人」
甚或要增加廣度去認識整個圈子呢





















兩天的相處下來交流了非常多,drum corps 世界惺惺相惜
藉此機會也學習講座外的,談到未來的台灣推廣計畫等
而其中大家最關心的八月份表演活動
雖然是設定全團演出的規格沒錯
但了解完後我想目前雙方恐怕沒有誰是敢保證一定成行的
因為企劃歸企劃、執行歸執行、難度歸難度
而,(宣傳)消息歸消息
但只要對民眾、參與人口有啟發意義與效用的活動
我都會樂觀其成並協助


就在同時,自己也正在團練的關卡中闖關東奔西跑
講座之餘要兼顧團練計畫與強化學生信心
而學生們的進步真的是我很大動力
新興的同學因為還要兼顧講座課程中示範演出的角色
也是辛苦他們了
同時我認為他們今年是相對顛峰的一年!


與 Jesse, Kevin 約定了週六見(Patrick, Pete 週五先回去了)




















-------------------------------------------------------------------------


由於松農出發得比較早
一路上行程都覺得相當舒服與順利
沒想到到了現場,新興又比我們還早
學校與團隊本身真的是展現了具體行動來證明認真的程度

這次的 warm up 純粹對我而言感受到了不同的氛圍
我絕對相信是 System Blue 帶來的
不論因為是講座時勾起了過往樂府去 DCI 比賽的回憶
亦或者因為現場真實地多了 space chords 的 conductor.....
所以學生們跟著教練們都很 high,也很享受
這是第二次帶隊松農,可是他們已經又更往前一大步了
不是表演得到幾分的問題
是,多久要追回受歡迎表演隊伍之列的問題
: )


結束演出下了場,對著大家說話滔滔不絕
因為真的還滿感動的,在場上幾乎做得比練習要更好
只要不是阿薩普魯,而是認真訓練與執行的隊伍
重點是不放棄進步
那麼在這世上都有權利被鼓勵
他們在社會價值中已經經常被放在邊緣的地方
總要有人懂得平等與欣賞
就像談「音樂生活化」
但其實某種程度並不美,因為有時連玩音樂的權利都是被「(多重意義與形式)剝奪」的

學生與教練們在場外的一起同聲大吼中結束賽程.....


接著與 Kevin, Jesse 會合一起看整個下午的比賽

我想所有人一定也會感到新鮮
那個遠在美國,但世界聞名的隊伍裡的教練
會給我什麼樣的評價?
他們看台灣樂旗隊的感想是?
因為對於台灣的唯一印象就只有去美國比賽的台北樂府
因此他們的期待都是以此所產生的水準範圍
但實話是:他們到最後連表演都只能盡量看完,更別說嘗試著要寫下什麼評語了
主要的問題都在於:行進樂團但卻 缺。乏。行。進。的。技術、能力、觀念
左右錯腳很常見、表演者無法面對觀眾表演(樂器、身體亂轉)、沒有一致的步伐外觀、隊形的構圖與切題性(與音樂意涵關係)、隊形變換時的時間性、音樂性........
這些都是長年的現象
教音樂很ok,有許多老師人才可以勝任
但要進到體能、步伐、打擊訓練,設計視覺、旗隊與隊形等的話
缺乏實際表演經驗是很難到位的
不過礙於學校經費,有時這也真的很難做到
話雖如此,要改變環境一定要感到痛苦
再困難都要想方法


可是既然要比賽,我認為最可惡的絕對是「找不適任的人來當評審這件事」
因為那天是所有人辛苦的一天,過去半年是所有人努力的期間
卻只得到被如此隨便對待的待遇
幾千個學生淪得成為一派輕鬆草率筆墨下的孤兒
實現夢想的著落在哪兒
一切變得廉價

以下為評審資料:

100學年度全國學生音樂比賽高中職組行進管樂, 評審名單
(資料來源:主辦單位--教育廣播電台)

李慧玫評審老師 現職--中國科技大學專任助理教授
學經歷: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音樂研究所博士、全國學生音樂比賽評審。

盧建新評審老師 現職--光華高工管樂隊、台中市國、高中樂隊指導
學經歷:國防大學政戰學院音樂系學士;指導育英國中管樂隊榮獲95、96、97年台中市室內管樂比賽第一名,全國音樂比賽優等、全國音樂比賽評審。

蔡仁勝評審老師 現職--台北巿恕德高中校長
學經歷:美國聖瑪莉大學博士;中華民國管樂協會理事長、全國學生音樂比賽評審。

丁胤媚評審老師 現職--國立台灣交響樂團附設管樂團低音豎笛首席
學經歷:東海大學音樂碩士;指導鹿寮國中參加台中縣音樂比賽第三名/雲林縣音樂比賽豎笛國中組、高中組第三名第二名/音樂班考試評審、全國音樂比賽評審。

侯志正評審老師 現職--台南大學音樂學系專任副教授
學經歷:美國北科羅拉多大學音樂博士、全國學生音樂比賽評審

黃明霞評審老師 現職--國立彰化啟智學校教師兼總務主任
學經歷: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行政碩士;帶隊參加台灣區中南區啦啦隊比賽獲第5.6.7.8.10屆特優最佳團隊最佳毅力獎。

林春梅評審老師 現職--東海大學體育室專任助理教授
學經歷:台北市立體育專科學校舞蹈專長組美國University 0f South Dakota體育、健康、休閒研究所;University 0f South Dakota教育研究所成人、高等教育博士學位



一個下午下來,我們都看得眼花撩亂,精疲力盡
他們也體會到我事先提醒過他們會有的落差了
我想下回再來台灣協助訓練或推廣時
應該不會再這麼樂觀了
這裡真的是台灣,不是美國
雖然行進樂的深度是存在的,並非亂走吹大聲的錯誤印象
只是台灣太少代表表演團體之餘
又加上其中又更少也沒有長年積極想到要「推廣」的熱情
於是青黃不接
像是螢火蟲發光的尾部
靠近看再怎麼亮,實際上是無論如何都照不廣的




















就像這張我在體育場時照的照片
出自掛在牆上以介紹表彰培訓出優秀選手的其中一位教練所說
直言不諱
這種動力與熱情是大部分台灣行進樂隊教練所缺乏的
而第四點之特殊竟也與行進樂隊教練所需能力相符

不覺莞爾
似乎更加明白為什麼我們從不叫行進樂隊教學者為「老師」
而是「教練」!





-------------------------------------------------------------------------


首先登場的北區比賽激情後
接著還有南區與中區比賽
不管大人社會如何需要改善
學生們都是需要保護與教育的
我們會繼續努力

也期待這趟 System Blue 造訪過後
大家能多少有些頓悟
而樂府與 BD staff 瞬間熱絡的友誼在不久將來能進一步實現討論過的計畫


呼~~~~非常忙碌




2012年3月4日 星期日

[marching music] the past week I've been thru I

今天北區的決賽落幕
恭喜所有獲得好成績的隊伍
更要恭喜松山工農樂旗隊
突破了自己,或許成為了全場唯一表現得比練習還要好的隊伍
至少我聽到許多教練都說自己的隊伍做得不夠好

完成了一件事
或許心情上輕鬆
但還有許多接續要完成的工作項目
身體上還要累好一陣子

另外一件事當然是有關 System Blue 的造訪
也是令我忙碌、躍進的原因
人生許多體驗取決於積極的程度
我想,Blue Devils 銅管教練 Kevin 描述我 "像部機器(般地不停運作)"
應該算是貼切

關於這個禮拜所發生事情的分享
先起個頭
此時的我又準備得趕出門搭車了
凌晨 1:38
超過 24小時一點點尚未闔眼睡覺
機器人又要出門了
其他的有空再繼續.......





2012年2月29日 星期三

[life] talk to myself



自己長期扮演的都是激勵別人、陽光的一面
或許有不為人知的另一面真的與我的形象大異其趣
可是已經因為認真執著而忙了好久(多年),身心都放不下的情況下
最近音樂比賽、樂府出國、商業演出....等又馬不停提之時
「不為人知」、「不足為外人道」的紛擾此時卻加諸成多事之秋
心情其實有些低落 (但我想個人原則之故,上課絕不會讓任何學生看得出來)


常常讓人依靠的角色,不間斷地向外供給熱情
自己有沒有一天也會熱情用盡呢?
但願沒有
對自己的了解,應該也是沒有
希望能休息一下
尋求內心平靜


年輕人,要知足、要上進
我想我雖有不幸,但我真的非常認真

也謝謝許多人給我的肯定
路,會出來,會走下去的!



2012年2月28日 星期二

[marching music] finals is counting down



比賽在即
為了學生們東奔西跑,最後加強團練
如果能有人因此成長、快樂
就算只有其中 50%,我都心滿意足

只是每個學校學生特質不同、學校環境支持度不同、所在地域風氣也不同
因此成果一定也不相同
學生們不見得是最優秀、最有競爭力的樂旗隊隊伍
但一定是最有禮貌、最健康的
就像我一直認為樂旗隊最重要的主軸在「精神」
也想要有實力的話,由於畢竟是在台灣,則必須得很拼很拼

決賽首先由北區在本週末登場
南部與中部則分別於下週六日跟上
上場前夕放上一些影片
不論您的喜好如何,我與學生都盡力了
或者,願意也盡一份心力也行
最起碼給孩子們一些鼓勵吧


因為,他們是未來!


0222松山工農 (熱情路人錄影上傳)



0225 南榮國中


0228台中女中







2012年2月24日 星期五

[marching music] NZMB - we are the future



"we are the future"
是 2000年 Cadets 的經典冠軍表演的 title
以迪士尼原創為了慶祝千禧年的音樂為素材而編
用在南榮國中這群國中生身上
還真有幾分意義相符的氛圍

"we are young, but we are seeds of marching music in the future!"

20120223





2012年2月21日 星期二

[life] The voice inside


















三週後,所有學校行進樂的比賽即將結束
但忙碌的生活並不會停止
或,我也不容許它停止


除了 12月中到 1月中的「日本放逐」外
說真的往前往後的生活都保持相當緊繃的狀態
其實就連在日本度假,也都行程滿滿
我想一個人的個性真的決定了生活的全部
停不下來的特質,當然也就沒有閒下來的時候


如果可以,我想聽盡身邊所有人的故事
想看遍我到得了的地方
心情想超然、想平靜
生活想努力、想圓滿


夥伴是很重要的角色,在人生路上
但這只是個泛稱
實際上還有細分的稱謂與場合之功能差異
要找到能互相滿足上述夢想的夥伴
有時要靠機緣,有時要靠積極
他們,一定會是個也感興趣別人故事的人
必且從中獲得、成長並力行的


每天早上睜開眼
透過鏡中的反射,我看著自己瞳孔
思考著內心是否仍住著保有初衷的那付靈魂
很慶幸,都有個聲音回應:是的!


........我故事的一部分
也包含了發生在今天來自海基會的電話
就算再怎麼鐵了心
當我要說出「拒絕」兩個字的時候
心裡還是揪了一下
是人命,是一個稱為父親的生命
如果是你,你怎麼做呢?
希望這輩子的一件事能最後在小三通的麻煩後就這麼「安息」了


目不暇給的分秒
我知道自己的生活應該不致屬於太平淡的類型
但因此也絕對不容易、輕鬆
每天,我都會看著鏡中的自己問:那付保有初衷的靈魂是否還在?.........
........「堅持」,嗯很好!
















2012年2月15日 星期三

[marching music] 來台隊伍另一事 - Yokohama Scouts




最近還有另一個頻頻被轉載的影片
就是有關鹿港燈會中搭配迪士尼花車隊的樂隊
其實是一個 drum corps,叫做 Yokohama Scouts

Yokohama 就是橫濱,距離東京中心區域約 40~60分鐘的交通
這裡是個行進樂的重點區域
隊伍很多,也是 drum corps 高密集度的地方
以 Yokohama 為名的隊伍就還有 Yokohama Robins, Yokohama Inspires 等
都到 DCI 參賽過
但也剛好都跟樂府參與的年份錯開了

在日本,到處音樂充滿音樂是我經常提到的
因此雖然是花車遊行
但不在自家迪士尼樂園中有那麼完整建置及熟悉的(音樂)放送系統
他們明白就一定要搭配行進樂隊才能完整展現蓬勃、歡樂、熱鬧的氣氛
這點跟台灣看待音樂,以及其價值不同的地方
所以帶了 Yokohama Scouts 來,我並不感到奇怪
只是似乎對圈子中許多人引起了一陣驚嘆
對於日本隊伍來訪的片段很趨之若騖

我一直希望能有更多對行進樂有興趣的夥伴可以更深入了解行進樂非表層的部份
一如要改善環境,絕對要從動手努力實踐開始
就在民眾只是爭相拿出數位相機對著米尼、米奇及迪士尼眾多帶來歡樂的卡通主角猛拍的同時
邀來貴賓歸邀來貴賓
環境其實還是很現實地暴露了我們素養不足之處
我從他們團長以及教練人員在臉書的留言得到他們的感想是:

「一邊要表演,一邊又要注意交通,我感到加倍疲勞」;
I made on Taiwan TV.. It was like being involved in a riot....
(我上了台灣的電視囉.....我好像陷在一場暴亂當中......)」


台灣人很容易騷動
由於成長過程中教育環境的窄化,變得很容易少見多怪
(似乎也跟上一篇 BD 要來有那麼點相像
知道 BD 後,再來就不知道 Scott Johnson 是誰,Madison Scouts 是什麼了)
很容易都得用爭先恐後的、投機的方式
其實很沒有「穩重感」
不講燈會,排福袋、看演唱會、週年慶、買套幣、福義軒蛋捲......無一不是
一瞬間好像跟大陸光怪陸離的現象也沒差多遠了..... @@



別再只有念書、文憑、成績了
請「社會」給「社會」一個培養更寬廣視野的機會吧
林書豪如果在台灣長大的話
我想幾乎可以斷言就沒有今天的林書豪了!





1分26秒處,出現了抬著大鼓的西方面孔,就是我朋友.....
娶了日本老婆的 Pearl guy
這標題自家人報導也說明了一切
只是我想一個老外能在網路上搜尋到這種「台式風味」畫面、報導也真令人訝異








2012年2月14日 星期二

[marching music] 關於 Blue Devils 來台




- 前言 -
許多累積必定建立在苦工之上。

台灣究竟適不適合、有多少有志之士於行進樂上
我們很難一言敝之
我想最簡單的就是「平時必須花時間於這本業上的『實績』累積」
教者與學者皆是
畢竟「表演」是個實作題
技術知識有沒有與時俱進、整體標準有沒有提昇、學生投注時間練習的情況是改善還是退步
都是根本的關鍵
要帶資源進來,我進行過許多次
會不會變成自掏腰包,其實是幾乎 95% 沒問題肯定賠錢的
以這樣的立場來講,因為感同身受而替本活動的 planner 緊張
畢竟三十幾歲前投資事業、出國深造而願意花大錢的有
但有多少人曾如我散個人積蓄在行進樂推廣上呢?
重點是達到多少紮根的效用?
會是娛樂性質或教育性質勝出?

這個活動,我會就是報名的其中一位
因為我不願意錯過任何機會
這是一向的個人原則
一如文中提到許多朋友結識的過程與經營
很慶幸跟他們是跟朋友一般的互動交往,與大師、名人無關
更慶幸的是,年紀相近的人都了解最終想推動的願景是什麼
因為有相同的背景、經歷,與語言

--------------------------------------------------------------




早在去年八月已有耳聞關於「亞洲盃行進樂隊大賽」要在台灣舉辦的消息
去年第一屆雖然就逢日本遭受地震重創而使得部分隊伍臨時打退堂鼓
但仍然完成了屬於亞洲的行進樂賽事
本來今年應該由韓國舉辦
只是不知為何細故有變掛,才讓台灣有機會拿到舉辦權
當時還沒有 Blue Devils 要來的影子
而非常地巧我也正與 Blue Devils, Phantom Regiment, Cavaliers 等 top 6 隊伍的團長洽談來台可能性
其中 Cavaliers 的團長較為親切與積極
然,與 Blue Devils 一樣
都是八月比完 DCI 接著前來的機率幾乎是零
因為學生們就是接著得回學校開學了

接著,不論是比賽本身,或是所謂 Blue Devils 要來的消息都未經任何管道有進一步公開
直到去年 12月我在日本看比賽時在現場才被「來自臺灣的攤位」給嚇到
攤位服務人員還以英文開口向我說明些資訊,不過看起來有點緊張
我刻意回以英文簡單了解後,隨即才被第一次出現 Blue Devils 要來台灣的傳單給完全吸引了目光

在圈子裡如此多年,所認識、打滾的人脈也一直都以 DCI 系統為主
說要認識哪個名字是誰、代表什麼地位、故事等,我都清楚
但若要說請到 Blue Devils 全團來表演,我會認為是個偉大的成就
只是從回台灣後到上週,結果又是一陣沈寂

其實 top 6 隊伍的個人來台灣都不是什麼非常稀奇的事
好比參加過樂府的人從十多年前累積到現在自然非常地多
在圈子中要碰到具有「參加過樂府」背景的人也非難事
更何況 Blue Devils 是個 5、60年團齡的隊伍,每年編制都是上百人的
圈子裡要碰到說「我以前參加過 Blue Devils」一定也不會太難
樂府曾經跟「教」過 Cadets, Blue Devils, Blue Knights, Santa Clara Vanguard, Troopers, Crossmen ...... 教練級的夥伴合作的經驗算是常事
多年前 Jeff Queen,DCI 中生代的打擊傳奇人物也來過台灣
內行的人便會知道

八月 Blue Devils 會有多少人來,是否全團?
我不敢斷言
不過 BD 自成立 "System Blue" 後,的確為他們出團教學/展演的機動性加分不少
或許只派 10、30位來,那都是 Blue Devils
而回到兩週後要先登場的「大師講座」
挾著旋風在臉書上逐漸被許多人轉載訊息
對於兩週後就要進行的活動,我有點反應不及
如果 Blue Devils 系統要在台灣開講,以這樣的規格進行宣傳
我覺得實在太過可惜
不過回到師資.......其實我也很好奇轉載訊息的人對他們(圈內)的了解有多少

第一位 Pete Emmons,是個老面孔
永遠的「萬年 Blue Devils DCI 巡迴時的 Tour Manager」
每次都能在「Inside the Blue Devils」裡看到他,還駕駛著巴士
他以前是 Troopers 的團員,資歷非常豐富
在 BD 前從事過教練、設計、團務管理......等角色
甚至也登錄進 DCI 的名人堂(Hall of Fame)
而現在就像工作一樣,進了 BD 公司主要被分配為「管理」方面的職務

第二位 Patrick Seidling
這一位來頭不小,歷練過 Pioneer, Madison Scouts, Southwind, Phantom Regiment 等團包含了教學、設計、團長的角色
相當全面
最後進入 BD 後專職在 System Blue 業務經理

另兩位 Kevin Ronan, Jesse Minor 比較像年輕教練
雖然都有不錯的學歷與表現,但只能算是 rookie instructors
因為這種任用 age out 的老團員成為教練的情形很普遍,流失也在所難免
不代表他們會一直發展、累積最後成為穩定、有聲望的教練

因此總結,我非常期待、期望台灣有許多外來優秀的資源來為台灣洗禮
但 Blue Devils 不是萬靈丹(暫時這次講師也只有一位最有看頭)
參與者也不能只有以「看戲」的心態模糊了應該要學習的焦點
因為是什麼隊伍不是重點,重點是「是否了解行進樂該付出的是什麼,該著眼的精神是什麼」
否則我能列出 2,30 位參加過 DCI/WGI 的樂府團員
石川直, 野上孟, 鎌鹿尚廣, David Cox, Lance Kindl, 和田拓也, 中部敬之, 田中洋介, Adam Rapa.....這些朋友也都是具有 top 6 corps 背景
且目前都仍在 Blast/WGI/DCJ 中活躍的佼佼者
超過一半也都來過台灣
不夠了解的話又有多少人明白他們精湛的行進樂技術呢

我期待的是更多人真正了解行進樂的文化、圈子裡的文化
如果要繳學費的事情,更不要讓它只是曇花一現,看看熱鬧.......

"行進樂,是生活所需範疇能力的集合;
行進樂,代表肉體與精神的強度;
行進樂,也是樂趣與滿足!

- by Paradox"




後記:這一切有趣在於,這一篇提到的許多人/事/隊伍...等詞
或許從頭到尾有可能除了 Blue Devils 外,都像極了無字天書
: )
台灣,要繼續加油
有共同語言才有共同力度的行動




中部 敬之





和田拓也 @ Blue Devils' Godfather, 2006 finals





















2012年1月30日 星期一

[marching music] 啟動引擎


















過年的休兵畫下休止符
從 1/28 開始,兩天的松農寒訓就這麼開始又結束了
為了北區決賽努力著
而接著啟程的是中女的練習
隨即便轉往嘉義進行五天的「樂府營」

我喜歡忙碌!
為了有意義、有貢獻的目的而生活著


-------------------------------------------------------------------


今天練習完,剛好碰上松農為一月的壽星慶生的活動
我的打擊教練恰好也是一月生日
就這麼碰巧地一起接受祝福
我也很誠心捧場,熱烈地送給他許多噴射彩帶!
























松農學生真的很可愛



2012年1月23日 星期一

[life] Happy "Chinese" New Year (of Dragon)




雖然會記得各種節日
但通常我對於過節日的形式並不講究
重要的是感受到的心情、身邊氛圍,並不在自己本身
昨夜除夕,很安詳、很飽地度過了
這次多了二弟的女兒我的姪女、
日本休假回來的三弟與日本女朋友一起度過
每個人都進展了
而給長輩們的紅包當然也進展了
希望未來每年都有進展,但依然安祥、很飽、平靜地度過除夕


如同往年,開始於一早七點的晨跑
本來還擔心下雨,已經抱著冒雨也要跑的心理準備了
沒想到天氣好心腸賞臉,氣溫也不冷(氣象說的強烈寒流標準是?)
就這麼路跑了家裡附近區域一大圈有五公里
















(路上發現的有趣東西)







感覺神清氣爽,這就是一早或深夜跑步的享受
因為空氣乾淨清涼,人也因活動與流汗而活躍起來


















回家沖澡完,在家人都還沒起床之際又出門吃早餐
我想休息這件事因人而異
或許有人覺得工作了太久(身體)需要關機
也或許有人覺得,沒事就是沒事,開個店營業一下似乎也沒差
就這樣滿足了邊跑步時就邊注意有沒有早餐店的我
而在用餐的期間,進人客人事實上是絡繹不絕的
一直聽著櫃檯那邊人手交代來交代去的,有點忙不過來樣
(不過好笑的是部分原因是由於分工不順手,默契不好 : ) )
本來想說可以併桌用電腦的我,最後仍得禮貌讓位















一年之初,就有許多留心觀察便能發現的生活畫面與感受
龍年,一個新生兒總是特別多的一年
也據說常有較大天災的週期
怎麼看、怎麼過
都留待每一個特別的自己去經營
衷心祝福大家


大年初一,恭賀新禧!





2012年1月21日 星期六

[marching music] 微笑著累














結束年前部分的南榮國中寒訓
今日的進度依然不錯
學生們的學習也都有相當進步
回想從頭,對照看到如今一點一滴的成長
這是屬於一位學校樂團教練年復一年的辛苦
同時也是高興與成就感


















一結束一行人馬上趕到高雄搭車
怕年前加上又是週五會塞車
第一天的夜車,加上兩天滿滿團練
其實我相信大家的身體一定都疲累了
但精神上的滿足與愉悅卻真實存在
我希望能一起帶教練團到更多學校繼續創造一種善的循環


最後,莊老師、徐老師、高老師辛苦了
也感謝莊老師長期車站、學校間的接送


南榮的大家過年後見!




2012年1月20日 星期五

[marching music] 努力著












南榮集訓的第一天
一如往常帶著睡不滿五小時的身體打起精神帶團練
我很努力,助教們努力,學生們也很努力
用從未有的快速練完了第三首剩下的隊形
希望結尾的視覺效果能帶來好運















-----------------------------------------------------------











也是一如往常學校招待大夥兒去吃飯
在南榮,多的是街上的餐館、商店的老闆就是學生家長的情形
今晚第一次去新的海產店就是這屆 baritone 裡一對龍鳳雙胞胎家裡開的
所以晚餐享用了非常多樣且豐富的菜色

回來後,休息的地方搖身一變成為手工據點
為了樂府營大夥兒將要製作給參與學員的物品帶來繼續趕工
很累,但仍忙得很開心




















夜間慢跑時的步調更穩、更有信心
因為大家都在努力著



















2012年1月18日 星期三

[marching music] 美麗的夜晚





















這兩天夜間的空氣特別清新
景色變得透亮,連聲音也是

低溫中的團練格外辛苦,包括人少更是
可是大家一直都在進步
銅管的聲音越來越強壯、打擊新生代漸入佳境
旗隊在頻頻變換的速度中磨練整齊與技巧
這就是我所熟悉的樂府精神

結束四天集訓的階段表演後請大家喝杯燙燙的金桔檸檬
一起奮鬥的我們合照一張
在美麗的夜晚,累,但也非常滿足


大伙兒新年快樂
年後樂府營見!






2012年1月17日 星期二

[marching music] 樂府寒訓




下不下雨對我們的影響很大
很幸運機率最高的一天,沒想到在過中午開始與便停了
雖然是個較冷一天,但比起下雨實在好太多
所以下午晚上大家的鬥志都還不錯




第三天晚上練習一景































2012年1月14日 星期六

[life] The President of Taiwan election 2012

















(截自 雅虎奇摩 報導)




大選之日也是樂府寒訓第一天
在相同的中正紀念堂熱血沸騰的同時也關心選情結果
結果出爐
不論誰當選,沒有特別要說的
只認為台灣是個特別的地方
希望台灣一定要更好
因為「特別」可以是個委婉但負面的詞









2012年1月8日 星期日

[marching music] 12/17



五個小時後睜開眼,又是另一個新的一天。


為了看比賽這兩天的方便,以及預期(但不確定)會約好去看幾個學校的練習,所以第一次選擇住在非山手東京環狀線上各站的地區,而住在已經是東京與埼玉交界的赤羽(Akabane),如此我到達比賽場地 ”Super Arena”只要兩站而已。就像站名 ”Saitama 新都心”一樣,這裡似乎是個新劃區,建築造景等都非常漂亮有都會感,但還是「安靜」了點,商家並不多,對這樣一個會經常舉辦大型活動聚眾的地方而言,實在不夠熱鬧。一靠近售票處與觀眾出入口,雖有心理準備但還是必須 ”哇”一聲:「人也太多了吧!」除了排隊買票人潮外,還有已經在入口排隊等待九點進場的人潮了。這些人一定不外乎是沒有晉級的參與者,以及家長家人了。我在想台灣人口跟日本的確相差甚多,沒有這種人潮是肯定的,但真要算起來大約 6:1,只是對應到這種場合時則依然不成比例,因為第一,台灣的行進樂比賽通常不在假日,有空的人比較少,第二,比賽像例行公事,只為了每年時間到了要有個音樂社團的交代或結果那般,學生鬥志並不像日本這麼高昂,大會也並不會去廣告宣傳,連場地通常就都參差不齊,這個差距還反應在日本是賣票的,對號座一張票日幣 5,000元,近台幣 2,000元,平均還是坐了八成滿。當然比不比賽理論上應該是個「自主權」,不過站在學校角度,我想幾乎大部分校長(或社團相關老師)應該都不能認同社團「使用了學校經費資源卻沒有績效」,換句話說,社團的原意是一種人文的、非學科上的能力培養,但學校的看法比較像是「非必要的、負擔的」(我要澄清,這也絕對跟上游有關,才使得學校或許有心也不一定有力),造成如今我感受到在台灣大部分行進樂比賽短視、不專業的亂象,學校又想有成績,教練也想有工作,學生剛接觸樂器就被趕著跑,但學校願意提供的軟硬資源又有限,然後學生本身態度也不夠積極(社會給的),老師只好增加手段……。不是日本什麼都好,「這沒有好壞,只是反應了生活中的價值觀而已;那麼我們要思考的是:台灣的價值觀是什麼呢?」












依照 Naoki 前一天的說明,我從三種入口(自由席、指定席、關係者)的最右邊一個進入,這裡主要是 JMBA 協會的會員、長官或其他貴賓取票的地方,很榮幸算起來也是半個貴賓吧,票特別由一位會說英語的招待保管,只差沒有名片吊牌而已(真希望有天的確能有)。Super Arena 是繼「武道館」(老一輩的才知道,可比香港紅勘,是個演唱會啊什麼的都會去的多功能場地,但不太適合行進樂比賽)後約十年來固定舉辦全國大賽的體育館,算起來是日本知名的地點。長廊中兩側有許多攤位,比起上個月 DCJ 攤位多很多,除了相同的 “Musicmart”與一兩家日本當地樂器商外,知名如“Vicfirth”、“Dynasty”、“Pearl”、“Yamaha”、“Promark”……等公司都在列其中,展示的也清一色都是行進樂用樂器、旗隊道具或相關商品如隊服公司,非常正式(重視)!還有一點特別的是在日本(體育館內)看比賽時是允許飲食的,不論上個月 DCJ 的 stadium 型場地或這次 dome 型的都相同,這也是很有趣的地方。DCJ 算是相對隊伍少的比賽了,時間約在上午 11點到下午 4點左右,中間硬是經過了用餐時間,但並沒有中場休息,全國大會更不用說,來自各地兩天加起來共有 120支隊伍,平均每天都要從早上 9點出頭進行到晚上至少 7、8點(中間除了頒獎外大約只有兩次 10~15分鐘的休息),所以餐食進場是很正常的畫面,外頭也都有“儂特利”、”肯德基”設攤,以及場地本身經營的點心靈時販賣部,人員進出觀眾席、進出館內館外,人來人往,非常具有「盛事」的規模。


今天進行的是國小、國中以及旗隊的分組,我格外有興趣期待的是國小的部分,想親眼目睹究竟才 7~14歲的小朋友如何地將樂器演奏完成、兼具在台灣已有國中「以上」水準的隊形變化,同時「質」上一點也不含糊。







找到位置後就座,真是驚訝到講不出話來,因為我不僅與裁判們坐在同一列,還完完全全就在裁判圈線邊,與他們只相鄰兩個座位,很棒的位置,而我儼然是個非官方的裁判似的,呵。場地比從影片中所感受的要小,場地後方兩邊多設置了一些隔板鋁架並以黑布幕拉整、拉緊覆蓋作為出入口,雖然簡單但就很美觀,且隱密性夠。




在簡單的開幕式後,比賽開始。第一隊上場的是「安城市立作野小学校マーチングバンド」,有三十三位表演者(22吹管、1小鼓、1多音、2大鼓、2鈸、4旗隊),都還比今年的樂府多 @@,唉!一開演十秒,完全不囉嗦,一切真的如夢似幻,不論音準、和聲、音量、詮釋,當然以及所安排隊形的到位、該做的動作、表情的飽滿,完全無法以「台灣的角度與標準(這是個有自知之明的用法)」來想像國小生能做到這些,或者應該說,他們看起來比較像身材過於矮小的台灣高中生!第一首「すきやき」變奏曲,是一首老歌經過改編後更加歡樂、俏皮的版本。小朋友賣力地跑跳,時不時都有很多的”horn move”,號口該抬高時抬很高、該 pivot turn或墊步時也完全一絲不苟,和眼前台灣的小學生表現比起來領先非常巨幅(太多因素在此不討論)。第二首一下子所有的木管都跑到場邊只留下銅管,原來是木管們要加入旗隊行列,強調這一首的視覺效果。不曉得練習旗子的時間有多久,但我們不需要就旗子動作屬於基本等級的這件事去挑剔,只要看到動作之整齊就又令人汗顏並讚嘆這群小學生的學習力。第三首一開始,先前才剛用完旗子的旗面搖身一變成為了披風,可見對於表演設計,師長很用心思量,並了解利用有限資源去變造。(事後結果,這是一支「金賞」的隊伍)


繼續下去一連串的隊伍我就不一一贅述,但大部分隊伍都保有那種精采、對小學生歎為觀止的感受,啞口無言。只是在同時,特別也要提一下不為比賽項目的「幼児園」隊伍,在活動中被列為中場演出的節目,oh man,雖然台灣也有幼稚園樂旗隊,也很讓人豎起大拇指,可是一看過日本的,還是能發現日本小朋友更成熟、穩定的台風,以及真正紮實具備的演出能力基礎,一邊觀賞的同時又是感覺可愛萬分,又是專業地驚訝……他們只是小朋友?!那麼台、日的環境真的有非常大的差異與值得細究之處!!!




















我原本就預定只觀賞半天賽程,因為下午有另一重頭戲,就是去觀摩 Soka Renaissance Vanguard 的練習,跟 Hajime 約定看完他帶的「吉井田小學」後飛奔到入口處與他會和要趕車。


對於這個 SRV 我並不了解但有聽過,只知道是支 drum corps 同時跟天理教一樣是個宗教背景的隊伍,屬於「創價學會」。創價學會的信仰其實台灣也有,我也曾經跟其有關連,就是指導了約莫三年台灣「創價學會天使鼓笛隊」行進樂團,因此我非常有興趣做個對照。


一路上一樣換車個幾次,Hajime 一直說:「好神奇的感覺,怎麼也沒想過會跟 Paradox 搭乘電車並在車廂內坐一起!」我們聊天著,談到關於台灣的行進樂情形,知道樂府的 Hajime 以為與日本應該沒什麼太大不一樣,我說可是「大大地不一樣啊!」。我說例如才看完早上的國小比賽,我沒發現任何一隊裡有任何一次小朋友腳步「跟不上拍」或「踏錯腳」(這是兩件事)的情形,但在台灣,直到高中、大專程度的表演卻都還能看到,「踏對腳」這件事不該是從事行進樂最基本的一項能力嗎?他問:「那是教練不在意、不知道這個錯誤,或是學生不知道拍子,或學不來呢?」(這個耐人尋味的問題,我想請讀者試著從各角色觀點去揣摩回答看看)


抵達 Fukaya 後,還需要搭乘 SRV人員前來接駁的車輛,約莫 15分鐘的車程,我記得到體育館已經至少下午兩點半了。接我們的先生也是位 Soka guy,自己參與了多年的大鼓,現在是個分部助教。在 2000年 DCI 樂府首次亮相的年度,我們其實有同台之緣,只是他們比三組,樂府當時是二組,如今麻煩他當駕駛,小小空間中才發現 Taipei Yuehfu 原來是個在他記憶裡的隊伍。


進到體育館中 SRV 練習空間前,Hajime 依序介紹了前團長、前前團長、現任團長、資深幹部(和田先生,中文講得很好的日本人)……等等給我認識,也一一向大家介紹了我。其實我覺得認識這幾個 Naoki 掛的朋友真的人都很好,也很夠意思,我想在台灣時大家對他們的友善與款待一如他們身為地主時的周到,更希望有了這些接觸後對日後台灣行進樂的資源能埋下不可限量的種子。


就在一樣的程序換完室內脫鞋,Hajime 便要帶我到二樓屬於教練所在的觀眾席區,等他們小休息後繼續團練。 一出電梯,他往左前方遠處一群人張望,很平常地說了一句:「嗯…… Scott Johnson 應該要在這兒吧……喔,對,在!」我是有聽 Hajime 說過請 Blue Devils 大咖教練們設計表演,也偶爾會來帶團練並看看練習進度與建議,但對我而言今天只是普通的一天、臨時成行的一天,完全沒料到這麼巧可以碰見平時只能在影片中看到超級名人,而 Hajime 是打擊教練,也才只提了 Scott Johnson,事實上更令人雀躍的是銅管教練、編曲家 Wayne Downey 與旗隊編舞、視覺效果設計專長的 Scott Chandler 也在,等於是 Blue Devils 三個組別的老大通通在了!!!一方面我為自己的幸運感到興奮,另一方面我馬上想到這肯定要花非常多經費的。就我所知這完全是一套客製的 show,就像所有 DCI drum corps 一樣,選取音樂素材後,打擊、銅管皆重新編曲出新的作品,然後旗隊及隊形再依著音樂與主題意境設計加以包裝,所以設計是一大筆費用,另外呢,從八月 DCI final 結束後,這三位大咖平均每個月會來日本直接指導,每次約五天(就相當一週),吃、住、交通、教練費又是另外一筆,而且本來團上就已經有自己的教練團用於平時團練,雖然大部分應該都是宗教內夥伴且就是由 SRV 退役,但我想完全都不支薪或在他們身上產生相關費用也不太可能。












團練再度開始,映入我眼中的是佈滿整個體育館平面的表演者,非常多!!!再加上這張圖為「使用全員大幅畫面」,同時銅管換上道具長杆中,真的很壯觀,但也感覺到有點「過滿」。在日本不如美式環境可以有如足球場大的設施空間,讓隊形與視覺設計者可以很自然地、無顧慮地發揮,取而代之的儘是室內體育館前標到 30(或許往外延伸最多到 25)、側標到 8的情況。我覺得日本大編制隊伍在人數上雖然追求完整,但帶來的有可能是視覺的犧牲(當然他們會想別的方式彌補)以及對設計者的挑戰。指揮下了預備拍,先是從定點長音開始,一發聲,WOW~~銅管好強大紮實的聲音,是一種 DCI 等級的震撼,比例上很高能聽到將樂器吹滿的音質,接著一移動,很明確能分辨出是屬於 Blue Devils 風格的 marching technique,隊形的流動感覺、多分割的變化過程等,也是一看就能明瞭的 DCI 基本邏輯。雖然夢寐以求的環境與編制一直尚無法在台灣實現,但此時此刻透過努力與國際連結所產生的交流、近距離觀摩,也算是一種進展,還意外地面會了 Wayne、Scojo、Chandler 等人,聊了樂府,聊了計劃,這是我完全意想不到的演變,不論針對這趟旅程而言,或十七年前的我而言。


期間與會講中文的 SRV staff 聊天,身為樂府總教練,我針對他們團上的背景與成果關係提問了一些問題,結論如下:


1.這是一支跟樂府很類似的 drum corps,裡頭有學生(少數高中生與居多大學生)與上班族都有(上班族不在少數,或許達到一半);

2.每週間練習的時間非常驚人,一到五除一天安排自由練習外,其餘四天的晚上大約八點到十點半(這種時間在日本是常態,更特別有社會人士時);六、日則至少會練一個整天。其餘的時間當然為個人生活事務,也還包括了宗教方面上的例行活動,雖然的確是可以比其他人少參加得多;

3.因為有如此密集與足量的時間,再加上這兩天以來看到日本每一隊所有人都是那種認真以對、真心喜歡的鬥志及練習風氣,四月才開始這一年的基本訓練及這套有難度的表演學習,依然可以完成至非常精緻的水準;

4.經費的籌措能力有時似乎不得不承認與水準有一定關連性,若人員充足可篩選以確保程度,然後加以頂級的師資、硬體、節目,要達到最佳成就便近在咫尺。


練習持續進行著,這模式是我相當熟悉但也失落許久的畫面,醞釀堆疊、流動、漸強、十六分音符、impact長音、cut、dress、麥克風、sectional/personal、again……。今年因著三月份的日本大地震,BD團隊的 idea 便以此為發想,收斂出(節目)「英雄~勇気団結力」。其實聽完源起,加以看了演出、對照團練,真的令人非常感動!


不斷地反覆練習修正,再一次、又一次,時間到了再次休息,和田先生說:「等會兒會開放親友、民眾進來看,那旁邊(已經)坐著的這一群是學會內較年輕的高中生以下學員,他們今天抱著崇拜的心情來觀摩,他們現在已經都有參與會內或是學校中的樂隊訓練,以後則會加入 SRV。然後我們在五點十分會 Run Through喔(其實他很熱心,一直都在提醒我了)。」(當他講 run 時,我接了 run through,他有一種「不錯喔,是熟手的感覺,哈」) 我又問他是否平時是不開放觀賞團練的呢?他說「是!」,這點倒是跟想像相左,卻似乎也符合維護團練品質或格調、神祕感的作法。


不久後,觀眾席坐滿了人,大家很認真、安靜地(除了小朋友外)觀賞 SRV 的全表演,我在被圍起來的「管制區」內,面前兩排座位遠就是 SRV staff 外,還包括了在 BD 團練才會看到的 Wayne 等三人,那感覺真的很奇妙與難得。就在讚嘆與掌聲中結束了八分鐘節目(跟 DCI 相較不同之處二,隊伍太多,連時限也縮短很多),大家帶著滿足的情緒離開。


每有機會到一隊觀摩訪問,我都會帶著名片與樂府公演 DVD 自介並贈送紀念品,看完團練後在等待 Hajime 時,突然有兩個人從走廊轉彎匆忙跑出來,在還沒來得及判斷是什麼情形,倒是發現了似乎兩人應該朝我而來,原來是指揮與隊上的翻譯為了回贈我也是他們去年的 DVD 又怕我已經離開,才會這麼慌張。我喜歡這種被重視以及交流的感覺!


跟著 Hajime 跟另外一位前排教練與一位穿著西裝但我不確定是什麼角色的男士一起再被載回電車站,在上車後,前排教練與我們分開,有機會聊天後才知道原來這位男士是 SRV 的 alumni,已經 39歲,有一個女兒兩歲及另一個剛出生兩個月的男孩兒,目前服務於醫療器材公司當業務員,直到 5、6年前,是他參加 SRV 16年的時間,他才完全離開表演者的角色,我聽到時下巴都掉下來了,而他現在有了家室,無法像之前那樣參與,但最基本他都能做到像這樣如比賽前的時間點、有演出的時候一定到場來加油支持,言談間還不斷表達每次只要看到表演,都有一股衝動想跑上前去把鼓搶來背,自己技癢玩一下,Hajime 說,他之前可是什麼鼓都能打、都打過,讓我好生敬佩,但不是他的能力,而是熱愛所產生的勇氣與力量,更甚者我們聊到了台日兩地的情形,他跟 Hajime 的反應一樣,很不解為何有像我這樣很熱愛、很努力鑽研行進樂的人,但發展卻落差這麼大,然後說:「我完全支持我的小孩將來好好地去從事課外活動,籃球也好,足球也好,跳舞也好,當然我無法強迫他們去喜歡何者,但從我的主觀出發的話,無疑我會希望他們將來也是 SRV 的一員!」我已經無法再比這個更感動的了……回想下午,那群開放進來的觀眾當中,還有多少個他……




















聊天的時間過得很快,不知不覺到站時以經過了一個小時,我問他們兩個大概還需要多久可以到家,Hajime 說約一個小時,那位先生(真的很不好意思我只聽過他名字的日文發音沒看過漢字,實在難記)還要約一個半小時,讓我想到生活條件的難處,如果在台灣的移動動不動就是兩三小時以上的話,大家是否還會覺得台中很遠或高雄很遠,但習以為常的他們過著跟所有人一樣的 24小時,等於跟台灣的我們站在不同的立足點,卻擁有更強的毅力與韌性,真的很值得我們深省。


下了車,回到獨自一人的狀態返回住處,快步穿梭在車站與街道中,耳邊聽得到的儘是聽不懂的日語,但我覺得動容、覺得滿足,覺得很慶幸、覺得很激勵!明天,是比賽的第二天,也是競爭最激烈的一般組(社會)與高中組,我非常期待這兩天所參與觀摩團練的隊伍,以及所有日本為了夢想、榮譽而努力的年輕人,在明天都有最好表現、最佳成績。





我心中期待,期待觀賽,期待台灣………




(關於本篇的相簿

http://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10150485215723964.370716.579518963&type=1&l=03a1773d3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