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31日 星期三

[diversity] 『用 創意 與 能力 做事,好嗎?』



這是 2007年時在商業週刊讀到,由何飛鵬先生所寫的一篇文章
印象非常深刻,也提出來與我的工作團隊成員分享過
最近整理電腦再次賞析了一番


我想雖然文中似乎針對特定產業作為舉例說明
但實際上點出的內涵卻是處處適用的!
尤其在充滿「凡事求快速、不求深入」陋習風氣的現今(越年輕一輩感受更多)
如何利用有限資源完成案子(工作),也就是創造更好「效率」
真的唯「創意」與「能力」一途了!


事隔三年,有趣的是最近才閱讀完的「我比別人更認真」一書
更是提到一般人對於「創意」的迷思
也就是 --- 認為那是某少部份得天獨厚的幸運兒才具有的能力
事實上透過不斷的經驗磨練,創意其實也是「練習」出來的!
試想,有哪位大師是在完全沒有學習或嘗試錯誤前的處女秀就一夕成名的?!
又換句話說,假設一位化工工程師從未學習樂器、樂理
今天突然靈光乍現決定要作曲,然後就可以完成成功成熟的作品嗎?
我想他應該是毫無施力點的,不知從何做起........
所以問題不在「誰有天賦」上
而是往往背後的努力總是太輕易被忽略跳過罷了........
大師,總是早就在自己的路(領域)上準備著的!!!
他們的「創意」與「能力」也是這樣產生來的!!!


好文知性共賞


--------------------------------------------------------------------------------------------------



用創意與能力做事好嗎?

術工作者是一個特殊族群,他們擁有自己的工作邏輯、工作方法,當然也有益於常人的工作態度。我永遠記得有一次我與一位大牌設計師的對話,其間隱含了工作者與公司之間永無休止的戰爭。



那次我要創辦一本大雜誌,因此找了一位過去配合不多,但與我有私交的超級大設計師來幫忙規劃。我告訴他,這是大刊,所以預算可以放寬些,但請他給我最有創意的設計。



幾個禮拜後,這位大設計師交卷了,果真是不錯的設計,他用了平常不會用的昂貴材料、繁複手工,我一看就知道價值不菲。再仔細研究,我確定我負擔不起這樣奢華的設計,同時我也知道,這位大設計師以「穿金戴銀」的昂貴手法,來突出產品,但在設計創意上並沒有太下工夫。



由於是老友,我直接了當的告訴他:我預算有限,可不可以請他多花點心思、多用些創意,但不要用金錢堆砌豪華的氣派。



經過調整後,他果真給了我另一個創意十足,但花錢不多的設計,這本雜誌後來也順利成功上市。



這個故事述說著公司內永遠的戰爭,一邊是工作者的能力與創意,另一邊則是公司所提供的資源與舞台。到底哪一件事是成功的關鍵因素?是工作者的能力使事情完成,還是公司提供了足夠的資源,才使工作獲得成功?



前述的大設計師當然期待可以有充裕的資源,讓他好好發揮,錢多好辦事,讓產品穿金戴銀、貴氣十足,很容易就可以令人刮目相看。這是花了公司的資源,成就了自己的設計。但如果沒有錢、資源不足,好設計師仍然可以友好產品,這就是用設計師的創意與能力,成就好產品。



結論很清楚:工作者的能力與公司的資源都很重要,兩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但不幸的是,公司總是經常資源不足,不能提供工作者足夠的舞台,那該怎麼辦呢?



在我創業初期,是個標準的「笨」老闆時,就經常被機靈的員工所打敗。我問員工,為什麼別的公司做某一件事會如此成功呢? 員工回答:「因為他們有錢做行銷,花了不少錢登廣告,而我們做不起!」



這答案處碰了我的痛處:公司小、處境艱難,活下去都困難,沒有辦法提供員工發揮的舞台!我慚愧,不敢再說任何話。



後來我變聰明了,我知道這其中有陷阱,我問員工的是「我們可以有什麼能力與創意,把事情作好?」但他回答的是公司的資源不足,完全沒有談到自己的能力與創意問題。



我改變方法,我說:公司可以花一樣的錢,但請你提出一個更有創意、更有效益的方案來。經過這一改變,員工的能力與創意就無所遁形了。



這是我現在經常強調的話,我會對工作者說:用你的創意與能力做事,不要只用公司的資源與舞台!

---------------------------------------------------------------------------------------------------


註:
何飛鵬先生,資深媒體人、編輯人、記者、文字工作者;台灣創辦最多及最大雜誌、出版集團創辦人、經營者;商管類暢銷書作者、現任【城邦出版集團】首席執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