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20日 星期四

[diversity] 《讓天賦自由》




這是我最近所讀的其中一本書
說實在的我並未真正開始讀它,不過光讀完『推薦序』就讓我非常興奮
因為許多描述相當深得我心,有很大的共鳴
切切實實地談到了當前台灣環境從教育體制、父母與下一代價值觀等的問題


我只能說,書放在書局的架上販賣,誰都可以買
而讀過歸讀過,當面對世俗眼光、大眾價值觀、挫折壓力等的考驗時
仍能真正勇敢付諸行動的有幾個?!


我想將『推薦序』裡最喜歡,比起學者、教育者背景的口吻也最貼近真實生活的一篇
由『海角七號』導演 - 魏德聖,所寫的《找出自己那把鋤頭》與你分享


========================================



我很喜歡這本書傳達的觀念「讓天賦自由」。
我們的教育制度、社會觀念、很多父母的態度,都在無形中做了相反的事:束縛孩子的想像力,打擊孩子的信心,阻礙他們的天賦。結果,許多人長大後成為「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的人;或者,就算知道自己喜歡什麼,卻輕易屈服於種種壓力,沒有信心和勇氣堅持下去


以我自己來說,我是老大,但從小在家裡是比較不被看見的那一個。我家開修理鐘錶眼鏡的小店,二弟聰明靈巧,小學二年急救可以組裝電動車,相較之下,我顯得笨拙,家人很自然有事情就交代二弟去做。連弟弟都比不上,讓我很自卑。我的學校功課也不好,升學壓力實在太大了,我決定不去考高中,選擇念專科學校。
如今回想我整個教育過程,沒有學到一樣東西對現在的工作有幫助,幸好,我也沒有很專心在他們要我做的事情上(讀書),只求能畢業就好了。


我從小愛講話、愛編故事,這個「天賦」從來沒被看見過、肯定過。我就這樣懵懵懂懂,一直到服完兵役,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做的事情:拍電影。沒想到,愛講話、愛講故事給別人聽,就是拍電影需要的基本能力!我們小時候都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但教育制度卻讓我們愈大愈迷惘。不信,去問國中、高中學生:「你喜歡什麼?」年紀愈大,愈多人會回答:「不知道。」因此,我很願意推薦這本書,年輕人一定要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愛做什麼啊!


我兒子小時候學騎腳踏車,在台北怎麼學都學不會。讓他回南部住,三天就學會了,還會放手。我問他怎麼學會的,他說:「因為很好玩!」「讓天賦自由」就是
放手去做自己喜歡的事!因為喜歡、因為好玩,別人不用逼,自己不必學,就會努力做、不懂的地方主動問,無論如何都要靠近目標、完成夢想


這陣子,常有人邀請我出席一些場合,希望以我的故事「鼓勵」年輕人。坦白說,我覺得很奇怪,為什麼需要我鼓勵呢?事情可以很簡單:喜歡的事情就去做,不喜歡的就不要做!要做就好好做、認真做。退伍後,我知道自己想做和電影有關的事情,但台南沒有機會,我就離開台南到台北找工作。當年有一群朋友,約好一起寫劇本,然後互相幫助,拍出自己想拍的電影。結果,只有我一個人真的寫出來,想辦法籌錢、拍出電影,一步一步往下走。我不是覺得自己劇本寫得好,只因為我喜歡做這件事、只想做這件事。我相信一邊做一邊學,沒有理由做不好


那些放棄的人,有各種理由。我覺得他們何嘗不是在「虐待」自己的人生?有些人放棄的理由很奇怪,例如:「我不喜歡和某個人一起工作」,或是「我不喜歡這個行業的人」。你不喜歡某個人,和做你最喜歡的事情,有什麼關係?有人的理由是「要為自己的人生負責任」,什麼責任?食衣住行嗎?為了各種理由放棄自己天賦的能力,算是「為人生負責」嗎?很多人從小被教育得沒有想法、沒有夢想,然後再把夢想寄託到下一代身上,期望他們達成自己沒完成的夢想,下一代很可憐啊!


常常,人因為太貪圖安定而忘了自己真正喜歡什麼。如果你才二十幾歲、三十幾歲,要安定做什麼呢?你要做的應該是「讓天賦自由」!上帝讓你來到這個世界,就會給你一片田、一把鋤頭,你要自己找出這把鋤頭!


這本書提到很多人找到天賦所在、活出天命的故事。他們的人生不見得很順利,但他們聽從自己內在的聲音和渴望,一路往前走,即使當下完全不知道未來會不會成功,走下去就是了。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全力以赴,人生就是要好玩!


=============================================



這樣的言論在當今社會其實很危險,易為誤用
例如求學讀書這件事,我相信他所指的並非要大家不必唸書了
而是透過了解、發掘自己的興趣天賦來規劃,而非一味地被指定盲目「走大家走的路」!
對經濟有興趣的就努力學習鑽研成為下一個「穆罕默德.尤努斯」
對法律有興趣,或是表演、建築....有興趣的,就往那走吧,成為該領域歷史中的典範佼佼者
為甚麼心裡老是要惦記父母說的:「學那個當心以後沒飯吃!」
有沒有飯吃真那麼絕對?在每個領域都有很有成就或默默無名的人不是嗎?
只差別在從事的人口多或少罷了
看看自己身邊的父母兄弟姊妹、親朋好友,難道真每個都因為受高等教育、念熱門科系
所以飛黃騰達,同時人生快樂?!
如果從事資訊理工領域的比文學的多,從事文學工作的或許又比音樂領域的多......
我們要藉由這樣的分配去計算各領域算得上「有錢人」的數量有多少嗎?
況且,生命的豐富、滿足與成就,是僅該這樣衡量的?


回過頭,這才是我們該公正客觀看待社會的方式(以及魏導演這篇文的涵意)
「別對事物加以太多眼光,並了解自己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喜歡就好好做、認真做!」
完全無法否認的是,後來所從事工作的內容與先前求學所學專科不同的其實大有人在
那麼這一路上所斤斤計較的校、系、文憑所為為何呢?
仔細想想,很多時候只是出於「恐懼未來無法安定」的「食衣住行」事而已
但文憑並非保證書
自己想得到的,應該學會努力去追求,越鴕鳥、越逃避反而失了磨練的機會
最後落入惡性循環的開端,反而離安定越來越遠,高不成低不就
完全不是教育(不論學校或家庭教育)的目的
而最終決定成就的,結果是「個性與態度」而非「文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